医网首页|就医指南|疾病大全|女性|男性|图库|母婴|快讯|两性|老人|问答|肿瘤论坛|肝癌论坛 |妇科病|男科病|产科病|皮肤病|不孕不育
您当前的位置:医网 > 就医指南 > 查医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 > 核医学科 >

核医学科

空军总医院核医学科从1992年开始在军内领先开展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检查技术,该检查项目覆盖全身各个脏器、部位的核素功能与影像诊断,如全身骨转移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与分期,心脑血管疾病、甲状腺疾病等的诊断,全身恶性肿瘤肿瘤阳性显像与疗效评价等数十项检查内容。空军总医院核医学科1997年开始在北京地区最早开展恶性肿瘤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检查),病例累积超过千人次,多次在国际、国内大型学术会议上报告PET检查的临床应用经验,已发表了数十篇功能代谢与分子影像诊断技术临床应用的学术论文。在此基础上,国内领先引进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功能分子影像诊断系统(PET/CT诊断仪),该项检查技术从功能代谢与细胞分子水平开展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脑功能性疾患等人类重大疾病的早期定性、定位与鉴别诊断,并指导临床治疗,能够为医院各个优势学科群和兄弟医院开展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提供广阔技术支持平台。空军总医院核医学科以影像诊断方式从细胞分子水平揭示疾病的早期分子生物学特征如糖、蛋白质与核酸代谢、基因表达等,是实现人类重大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关键性突破口之一。PET/CT设备是临床开展分子影像检查最重要和最主要的技术方法,也是国际上生命科学(脑功能、蛋白质功能和基因表达等)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最重要的高新技术手段之一,空军总医院核医学科现有工作人员9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和主管技师4人,医师和技师3人。专业技术人员中硕士研究生学历3人。医疗特色:空军总医院核医学科(PET/CT诊断中心)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功能代谢与细胞分子水平上的高科技影像诊断技术——PET/CT设备,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和多排螺旋CT“两强一体化组合”的“一站式”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病人只需一次无创性检查便可以同时获得PET和多排CT的诊断信息,PET/CT检查效能优于单纯PET或多排CT设备,其检查诊断功能更加强大,临床应用于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脑功能性疾患等人类重大疾病的定位、定性、定量、定期诊断与治疗效果判断,对指导临床制定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治疗决策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一)恶性肿瘤PET/CT检查项目和相关适应证1、恶性肿瘤高危人群(如有肿瘤家族史、长期吸烟者等)无创性功能代谢与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全身显像,达到恶性肿瘤早期发现与早期治疗的目的。2、诊断恶性肿瘤,或对已发现或怀疑的脏器肿瘤性病变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3、评价和确定已发现的恶性肿瘤的局部侵犯范围,有助于指导临床针对具体患者采取合理的个性化治疗方法。4、原发恶性肿瘤已经确定,需要及时发现和判断全身肿瘤转移情况,对肿瘤转移病灶进行定位与鉴别诊断,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5、患者肿瘤生化或肿瘤标志物等检查指标异常,虽然临床或相关影像检查未见发现异常,但临床仍需进一步检查或待确诊者。6、恶性肿瘤经过临床各种方式治疗后,需要对肿瘤的治疗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及时发现肿瘤残留或复发的情况。7、恶性肿瘤治疗后相关影像学检查发现局部或全身仍有异常改变但不能明确诊断,需要鉴别局部或全身异常改变是肿瘤复发或残留?还是治疗后的“正常改变”或由手术、放疗化疗和介入治疗所致的坏死和纤维癍痕组织等。8、临床或相关检查已经发现转移性肿瘤病变,为了寻找临床未知的原发肿瘤病变,或治疗前需要对全身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分期。9、恶性肿瘤临床治疗效果(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的监测,对恶性肿瘤的耐药现象或药物治疗的敏感情况进行及时评价,指导调整治疗的方案,估计病变发展和预后情况。10、指导临床进行肿瘤定向组织活检及靶区定位,或临床肿瘤定向组织活检失败和怀疑是假阴性结果而需要再次活检者的定位,针对已确诊的恶性肿瘤进行介入治疗的定位。11、恶性肿瘤生物学特点评价,对肿瘤诊治相关的新药与新技术临床应用的效果进行客观评价。12、恶性肿瘤精确放射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对需要治疗的肿瘤生物靶区进行确定,以避免正常组织的过分损伤。13、与肿瘤相关疾病其他检查方法诊断不能明确或诊断困难者。(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PET/CT检查项目和相关适应证1、癫痫病灶的定位诊断与术前评价。2、痴呆的诊断(包括早期诊断和痴呆严重程度评价)及鉴别诊断。3、脑肿瘤瘤恶性程度分级判断、术前脑功能及预后评价;治疗后肿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或纤维化的鉴别诊断;转移性脑肿瘤的诊断(全身显像有助于寻找肿瘤原发灶和颅外转移灶)。4、脑外伤、脑血管病变、精神疾病、脑感染性病变、药物成瘾与滥用、酗酒等有关脑功能的评价。5、锥体外系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病、混合性痴呆等诊断与病情评价。6、脑认知功能损害评价与研究。7、与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其他检查方法诊断不能明确或诊断困难者,根据具体情况可考虑此项检查。(三)心血管系统疾病PET/CT检查项目和相关适应证1、冠心病高危人群心脏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早期防治的筛查方法之一。2、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应与负荷试验结合评价)。3、心肌缺血范围与程度的客观评价与预后判断。4、心肌梗死区存活心肌的准确判断。5、冠状动脉再通术前适应证选择的重要指标。6、大动脉炎活动期的诊断与病情评价。7、心肌病的鉴别诊断。8、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如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必须考虑血运重建术或心脏移植术,心肌18F-FDG显像有重要参考价值。9、与心血管系统相关疾病其他检查方法诊断不能明确或诊断困难者,根据具体情况可考虑此项检查。(四)SPECT检查项目和相关适应证1、骨骼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与功能判断,如转移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与临床分期等。2、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癫痫的定位、定性诊断与功能判断。3、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等的的定位、定性诊断与功能判断。4、恶性肿瘤肿瘤阳性显像与疗效评价。5、泌尿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与功能判断,如肾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等。6、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与鉴别诊断。7、消化道慢性出血的辅助定位诊断。(五)核素治疗项目和相关适应证1、局部组织间注射同位素法治疗皮肤海棉状血管瘤,既避免了手术创伤和复发又不影响患者美容。2、局部组织间注射同位素法治疗浅表淋巴结转移瘤,有效地缓解了压迫症状,避免了外放疗的副作用。3、同位素敷贴法治疗限局性神经性皮炎,有效地缓解了搔痒症状,降低了复发率;开展了局部注射法和敷贴法治疗癍痕疙瘩,有效抑制了癍痕增生和复发。4、核素治疗甲亢和甲状腺癌转移以及骨转移瘤。核医学是研究核素及核辐射医学临床应用与理论基础的科学,是核技术和临床医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核医学的任务是用核技术诊断、治疗和研究人类各种疾病。核素显像是功能代谢与细胞分子水平上的影像诊断技术。病人接受静脉注射或口服微量的放射性示踪剂,使之进入人体后参与体内器官和组织细胞的循环和代谢,并不断地发出极其微弱的射线,医生在体外用高科技手段追踪探查这些极其微弱的射线,以数字、图像、曲线或照片等形式,早期发现和判断人体内存在的功能代谢和细胞分子水平发生的异常变化,对常规放射学检查不能发现或诊断困难的复杂疑难疾病如各种恶性肿瘤早期定位、定性、定量和定期诊断,正确指导对恶性肿瘤实施合理的个体化综合治疗,高危人群早期筛查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脑功能性疾病等有很大帮助。核医学影像检查方法简单、灵敏、特异、无创伤性、安全(病人所受辐射剂量低于一次X线摄片检查所受剂量)、易于重复、结果准确、可靠。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是利用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和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进行的分子影像诊断技术,在分子影像学研究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可对活体组织中的生理生化过程做出定量分析,如血流量、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脂肪酸代谢、神经递质合成速度、受体密度及其与配体结合的选择性和动力学、蛋白质功能与基因表达等。用正电子发射体直接标记药物,能够对药物剂量、作用部位、可能发生的毒副作用等做出前瞻性判断,判断其代谢反应的类型及产物,观察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与营养物质的相互作用、药物与受体的作用、药物与酶的相互作用等,从而达到诊断和疗效判断目的。核医学显像仪器主要是SPECT、PET和PET/CT。人们通常所说的ECT指的是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即SPECT。它实际上就是一个或多个探头围绕病人某一脏器进行360°旋转的γ相机,在旋转时每隔一定角度采集一帧图片,然后将图像叠加,并重建为该脏器的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或任何需要的不同方位的断层,切面图像,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诊断的灵敏度和正确性。SPECT同时可以进行脏器的平面和动态(功能)显像。PET,即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是目前国际上最尖端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之一,也是目前在细胞分子水平上进行人体功能代谢显像最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PET可以从体外对人体内的代谢物质或药物的变化进行定量、动态检测,成为诊断和指导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冠心病和脑部疾病的最佳方法。PET的临床应用是当今发达国家高科技医疗诊断技术的主要标志之一。PET在临床医学的应用主要集中于恶性肿瘤、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三大领域。PET/CT,即最先进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仪和先进的高分辨多排螺旋CT“两强结合一体化组合型”大型功能代谢与分子影像诊断设备,同时具有PET和CT的检查功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优势互补(1+1>2),一次检查同时提供病变(如恶性肿瘤)精确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代谢改变的信息,明显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PET/CT的诊断准确性明显优于单纯PET或单纯多排CT检查结果,PET/CT是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同时,PET/CT也是国际上生命科学(脑功能、基因蛋白质功能影像诊断)研究及其临床应用的最重要高新技术之一。医学影像学检查包括放射学(X线平片、CT等)、磁共振成像(MRI)、超声和核医学影像(PET、PET/CT、SPECT)等。核医学影像技术与其他影像诊断技术不同的是,核医学影像是把放射性核素示踪剂引入体内,用高新技术在体外探查放射性核素在人体内或靶器官内的动态和/或静态分布状况。这些示踪剂具有与人体内天然的新陈代谢物质相同的生理生化特征,借以可了解人体器官的功能、生理生化、代谢与基因表达等方面的变化。绝大多数疾病在病程的早期仅有功能(包括血流、代谢、受体与基因表达)方面的改变,有的疾病经过临床治疗后,病变局部结构上的变化恢复正常,但体内组织器官的功能与代谢上的损伤仍然存在,此时X平片、超声、CT和MRI检查常为阴性结果,而核医学影像就可以为疾病的诊断,特别是疾病的早期定性诊断和及时的疗效判断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与其他影像诊断技术比较,PET/CT检查的优势在于:PET/CT能早期诊断疾病;PET/CT的检查结果更加准确;PET/CT能进行快速全身检查;PET/CT检查安全无创。当然,PET/CT尽管是一种高科技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和方法,总的诊断准确性在90%~95%,但仍有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的发生。人体器官的功能和解剖结构是相互依存的。人体器官的功能活动是以其解剖结构为基础,而解剖结构的存在又必须依赖其正常的功能活动(血供和代谢)。解剖结构的变化必然伴有功能的改变,而持久的功能活动异常也终将导致解剖结构的损伤,这就决定了核医学影像技术与其他影像诊断技术之间的关系只能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互为一体。PET/CT检查的出现,使病人一次检查同时获得病变精确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代谢改变的信息,避免了不必要的其他检查或有创性检查、治疗等方面的高额费用,从临床实际应用效能价格比上讲对病人,特别是对恶性肿瘤患者或具有恶性肿瘤发病倾向的高危人群来讲,是相对合理的医疗消费。进入21世纪后医学已经进入“分子医学”的时代,认识疾病必须从孤立的器官和系统深入到从生理和生化的细胞分子水平来认识,提供疾病变化的细胞分子水平信息,阐明病变组织代谢活性的高低,来帮助诊断、治疗和进行疗效评价。由于肿瘤组织血供丰富,代谢增强,耗能增加,常用18F标记的脱氧葡萄糖、11C标记的脂肪酸或氨基酸等了解肿瘤在糖、脂肪和蛋白质方面的代谢活跃程度,从而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肿瘤的分级、转移灶的探测、疗效观察、放射治疗和化疗所致坏死与肿瘤复发的鉴别诊断都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助于对肿瘤患者的正确处理和预后。PET/CT是目前临床肿瘤分子影像诊断技术的最佳手段。1、在肿瘤疾病方面的应用: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肿瘤防治的三大原则。PET/CT作为一种功能代谢与细胞分子影像技术,能在形态学改变之前发现病变,对其准确定性诊断,不但可以检查出原发灶,而且还可以检查出转移灶,并准确判断肿瘤临床分期。另外,对于肿瘤术后与放化疗后是否复发,PET/CT显像也能做出准确鉴别。2、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PET/CT灌注代谢显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97%,特异性100%,尤其对隐性冠心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若拟进行血管重建或再通必须在术前了解患者严重缺血心肌的存活性,心肌仍旧存活者经这类治疗可以使这些缺血的心肌恢复功能,反之,这类治疗不仅不会奏效,还会患者带来较高的合并症风险。而PET/CT灌注代谢显像是目前诊断是否存在“存活心肌”的“金标准”。3、PET/CT在精神神经疾病方面的应用:PET/CT可以检查到那些以往无法鉴别的脑内异常改变。对脑内疾病本质的认识提供客观指标,如PET/CT对癫痫灶的准确定位,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断,各类型痴呆的鉴别和精神抑郁症的诊断方面有着其它方法不可代替的优势。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6-2011 Ewsos. All Rights Reserved 医网 广东医网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邮箱:4008-120-020 service@ewsos.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B2-20070449 备案许可证号: 粤ICP备09062710号 粤卫网审字(2008)第0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医网无关。对于评价有异议及要求删除,请书面实名与我们联系。
医网_佛山网络警察网络报警平台 医网_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